企业新闻
天天IC网
>
企业新闻
“美国欲锁死中国高端芯片10年。”
时间:
2022-08-17 08:59
发布企业:
深圳市华雄半导体(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
陈诚
电话:
13319535224
Q Q:
上周,美国参议院以64票对34票的结果,通过了已争论近两年的520亿美元芯片法案。
尽管这一法案未来仍将面临多轮投票才能够正式生效,但仍然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法案中有一条极具针对性的内容,美方在半导体先进制程领域,给出了一道选择题。
对于全球半导体巨头们来说,在未来10年里,在美国与中国市场之间,可能不得不“二选一”。
于是我们也看到,不少媒体直接给出一个简单而惊人的标题。
“美国欲锁死中国高端芯片10年。”
然而,如果将视野放得更广一些,我们会发现,全球芯片行业的竞争正愈发激烈。
芯片周期悄然生变
芯片,尽管是一个高科技行业,但其始终有着非常强的周期性。
伴随着供需的起伏和技术的迭代,芯片行业的景气度一般会大约长达4年的波动周期。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以2019年为起点的一波芯片景气周期已进入尾声。
2022年上半年半导体设备的销售额已出现了断崖式下滑,而半导体的销售额也出现了见顶迹象。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消费电子等行业的饱和,另一方面则是全球经济环境下需求端的薄弱。
我们可以看到,近期关于芯片行业的消息越来越多。
据澎湃新闻报道,有台媒报道称,产能一直高度紧张的台积电遭遇三大客户砍单,苹果、AMD和英伟达三大一线大厂向台积电提出削减订单,以应对接下来消费电子需求的不确定。
不仅如此,中芯国际也遭遇一些消费电子客户砍单,有些工艺节点松下来,正在寻找新客户补位。
财联社的报道也指出,包括现代汽车、诺基亚、家电制造商伊莱克斯等多家不同领域的企业高管都不约而同地释放出同一个信号:去年曾严重困扰他们的“缺芯”问题,现已有所缓解。
市场数据显示,截至7月发光芯片价格同比下降约20%至30%,驱动芯片价格下降约40%。而存储芯片、模拟芯片等品种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尽管新能源车的爆发让车规级芯片仍然维持在景气区间,但行业的大趋势仍然势不可挡。
“砍单”加剧,“缺芯”终结,这代表着价格端和需求端的双重回落,更意味着行业周期的下行。
当一个周期性行业处于下坡路时,往往就是加大投资提升竞争力,从而在行业回暖后吃掉竞争对手份额的最佳机会。
于是,我们便看到美国芯片法案在此时出现了新进展。
芯片法案只为竞争
美国此次推出的芯片法案,有这么几个核心内容。
1)计划5年内拨款约520亿美金,22-26年分别拨款240/70/63/61/68亿美金。
2)为期四年的25%的税收减免鼓励企业在美建厂,估计减免值在240亿美元左右。
3)如果企业在中国大陆投资半导体制造,企业将无法获得这一补贴。
4)如果企业一旦获得美国补助,在美国建立工厂,10年内就不能扩大对中国先进制程芯片的投资,但成熟制程没有限制。
大手笔的政策刺激,瞄准的都是具备在美建厂能力的头部芯片企业,诸如三星、台积电、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等。
而这其中针对性如此明确的“二选一”条款,表明了美方为了抢夺市场也不再遮遮掩掩了。
据美方的报道,2021年由于芯片短缺,已使美国经济损失了2400亿美元。
这似乎也是美国在痛定思痛之后做出的决定。
而该法案在激辩两年之后,如今终于有望被通过的另一大原因,在于美国中期选举的临近,52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无疑有助于民主党获得国内制造业的支持。
不过,和此前雷声大雨点小的关税问题一样,这些法案都是拜登拉拢选票的棋子,但结果究竟会如何,还有待观察。
上周中,拜登曾表示有望在10天内进行一次中美元首之间的通话。不过拜登刚刚得了新冠,不知通话能否如期进行。
相信在通话中,双方一定会就关税和芯片法案这些关键问题有所沟通,届时也值得关注通话后各方传递出来的信息。
但无论如何,此次美国的芯片法案进一步显示出芯片行业“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压力都来到了我国的芯片企业身上。
上一篇:
ATSAM4SA16BA-MU正品原装供应
下一篇:
ACM-0603-450-T 进口现货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