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奋钧智能资料收集记录:
5月22日,安徽安庆的何先生接到熟人视频电话,让他帮忙转一笔账。但9秒之后,对方以“在开会”为由,迅速挂断了电话,还称“微信和电话不能说,加一下QQ”。
“因为打了视频电话,又是熟人,我就没多想,就转账了”。事发时,何先生放松了警惕。发现被骗之后,何先生迅速报警,专案民警第一时间冻结相关账户,连夜赶赴北京市抓获3名涉诈嫌疑人,追回何先生被骗的132万元。
此前,央视曾报道一起金额高达430万元的AI换脸诈骗,过程与此案基本相似,诈骗分子都运用到了AI换脸以及拟声技术:4月20日,福建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突然接到“好友”微信视频,对方称自己的朋友在外地竞标,需要430万元保证金,郭先生见视频中的面孔和声音确实是“好友”,于是放松了警惕,仅在10分钟之内就向对方转账430万元。在福建、包头两地警方、银行的帮助下,其中300多万元被拦截,目前仍有90多万还在追查中。(消息来自中国青年网)
我们还注意到,近日在直播行业中,也有此类利用AI换脸技术的欺诈行为,有主播盗用大家所熟识的明星的脸来进行直播带货,幸好后面被细心的网友们揭穿。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AI技术的越发成熟,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被有心人利用用来谋取私利,我们提醒大家在面对转账请求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面对利用AI人工智能等新型手段的诈骗,我们在网上收集了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1.多重验证,确认身份
在涉及到转账交易等行为时,小伙伴们要格外留意,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确认对方是否是本人。
在无法确认对方身份时,可以将到账时间设定为“2小时到账”或者“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尽量通过电话询问具体信息,确认对方是否为本人。
即便对方运用AI技术行骗,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一步确认身份。建议大家最好向对方的银行账户转账,避免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转账。一方面有利于核实对方身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跟进转账信息。
2.保护信息,避免诱惑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小伙伴们要谨防各种信息泄露,不管是在互联网上还是社交软件上,尽量避免过多地暴露自己的信息。
对于不明平台发来的广告、中奖、交友等链接提高警惕,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以免被骗子“精准围猎”。
3.相互提示,共同预防
这些高科技手段的诈骗方式,迷惑了很多小伙伴。警察蜀黎也提示各位要多多提醒、告诫身边的亲人、朋友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高科技诈骗的能力,共同预防受骗。
做好家中老人的宣传防范工作。提醒老年人在接到电话、短信时,要放下电话,再次拨打家人电话确认,不要贸然转账。
4.拒绝诱惑,提高警惕
小伙伴们要学会拒绝诱惑,提高警惕。避免占便宜心理,警惕陌生人无端“献殷勤”。
AI技术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发展的同时如何有效避免科技成果被歪心利用也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