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494是一个固定频率的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内置了线性锯齿波振荡器,振荡频率可通过外部的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进行调节,输出脉冲的宽度是通过电容CT.上的正极性锯齿波电压与另外两个控制信号进行比较来实现。功率输出管Q1和Q2受控于或非门。当双稳触发器的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才会被选通,即只有在锯齿波电压大于控制信号期间才会被选通。当控制信号增大,输出脉冲的宽度将减小。
控制信号由集成电路外部输入,一路送至死区时间比较器,一路送往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 死区时间比较器具有120mV的输入补偿电压,它限制了最小输出死区时间约等于锯齿波周期的4%,当输出端接地,最大输出占空比为96%,而输出端接参考电平时,占空比为48%。当把死区时间控制输入端接上固定的电压(范围在0~3.3V之间)即能在输出脉冲上产生附加的死区时间。
脉冲宽度调制比较器为误差放大器调节输出脉宽提供了一个手段: 当反馈电压从0.5V变化到3.5时,输出的脉冲宽度从被死区确定的最大导通百分比时间中下降到零。两个误差放大器具有从-0.3V到(Vcc 2.0)的共模输入范围,这可能从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察觉得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常处于平,它与脉冲宽度调制器的反相输入端进行”或”运算,正是这种电路结构,放大器只需最小的输出即可支配控制回路。
当比较器CT放电,一个正脉冲出现在死区比较器的输出端,受脉冲约束的双稳触发器进行计时,同时停止输出管Q1和Q2的工作。若输出控制端连接到参考电压源,那么调制脉冲交替输出至两个输出晶体管,输出频率等于脉冲振荡器的一半。如果工作于单端状态,且最大占空比小于50%时,输出驱动信号分别从晶体管Q1或Q2取得。输出变压器一个反馈绕组及二极管提供反馈电压。在单端工作模式下,当需要更高的驱动电流输出,亦可将Q1和Q2并联使用,这时,需将输出模式控制脚接地以关闭双稳触发器。这种状态下,输出的脉冲频率将等于振荡器的频率。
脉宽调制电路
在本控制器中只用到了TL494的误差放大器|,故将误差放大器I的IN+(16脚)接地、IN-(15脚)接高电平。为保护TL494的输出三极管,经R13和R10分压,在4脚加接近0.3V的间歇期调整电压。R9、R12和C5组成了相位校正和增益控制网络。经过实验,在本控制器中振荡电阻和振荡电容分别取200kΩ和0.1μF。输出采用并联方式,取自发射级。整机电源取12V单电源。
输出电路
为了把脉宽变化的方波信号转换为大小变化的直流信号,通过开关二极管D1、 电容C8进行整流滤波。R15作为整流滤波的输出负载,还在脉冲截止期间为C8提供放电回路,使C8上的电压与TL494输出的脉宽成正比。为使输出电压进一步平滑、提高带负载能力以及使输出电压在0~10V之间变化,又加入了一级压控电压源二阶低通滤波电路。在图中所示元件参数下,最大的直流输出电压是10V IC3A输出端接的10V稳压二极管, 是保证在意外的情况下,使输出电不大于10V。
工作过程
当反馈信号大于设定值时,通过TL494的脉宽调制作用, 其9脚与10脚并联输出信号的脉宽减小,这个输出信号再经整流滤波电路及隔离与放大输出电路,使最后输出的直流控制信号的电压相应下降。直流控制信号通过控制电路经执行机构(如电动机、电热管等)使被控制量下降,再进而通过传感器使反馈信号降低,形成单回路闭环控制。当反馈信号小于设定值时,上述控制过程相反。另外,还可以根据被控制系统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输入二阶低通滤波器的电容大小,使控制过程及时、准确、稳定。有,为使控制过程直观,还应加上设定量及被控制量的显示(指示)电路。可从两个输入端取出信号,然后分别通过隔离放大电路(如用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压跟随器)送到表头指示。表头可采用多功能数字式电子表头成品或直接用满量程5V的机械表头。
总结
TL494是一种固定频率脉宽调制电路,它包含了开关电源控制所需的全部功能,广泛应用于单端正激双管式、半桥式、全桥式开关电源。用TL494为主要元件实现的闭环单回路控制器和外围电路具有构思新颖、电路简单、成本低廉以及控制过程稳定等特点,在很多工业控制场合可获得广泛的应用。